chinalubricant(微信号) | 官方微博 | 网站首页 | 帮助 |
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 业界风云 正文
关注我们:

五年磨一剑 “中国自主标准”践行“科技自立自强国家重大战略”

2024论坛
打印 RSS
字号:T|T
摘要:访中国内燃机学会副秘书长杨国峰
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美国石油学会CA标准的诞生,再到1983年欧洲汽车制造协会的CCMC D1-5的问世,API和ACEA的柴油机油标准随着排放法规和发动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而快速更新迭代。近年来欧美为实现碳中和提出了禁燃的口号,导致内燃机技术迭代的步伐放缓,至今没有提出新的规格发展计划。究其原因,在全球转向电动化和零碳发展的大背景下,欧美国家已经将禁售燃油车摆上议程,这似乎意味着内燃机厂商在欧美市场将缺乏再迭代的发展动力。
 
截至2020年,我国火电装机占比56.58%,但火电发电量占比仍接近70%。在一个国家的发电能源中化石燃料占较大比重时,即使作为理想新能源汽车的电动车也不是低碳或零碳的,只能伴随着不断低碳化的电力供应而逐步实现碳中和,而随着燃料碳中和技术的实现,内燃机最终也会实现零碳排放。因此,结合我国的国情,内燃机动力、混和动力和电机驱动动力的动力形式将会长期并存,这其实就是内燃机将来新的迭代方式。
 
发动机润滑油中国标准开发创新联盟
 
中国内燃机学会副秘书长杨国峰认为,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推出中国D1规格自主柴油机油标准的原因,在中国市场上内燃机油依然具有强大“生命力”,在欧美标准发展基本停滞的情况下,中国标准正在不断发展迭代,未来有望成为最先进的标准体系。
 
多年以来,我国柴油机油国家标准一直采用的是API标准,我们的机油都要送到国外去做试验,用国外柴油机做完台架试验后,再拿到我国自己的柴油机上使用,其实在国外评价的油品并没有真正满足中国柴油机的润滑要求。当前,中国已是世界第一大汽车消费市场以及第二大润滑油消费市场,针对中国柴油机技术、使用工况和燃油等特点,研究建立我国自主的柴油机润滑油标准势在必行,亟待自主标准出台,D1规格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
 

 
2016年,在金东寒、李骏和曹湘洪三位院士和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280,下称“石化标委会”)的支持下,中国内燃机学会联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及发动机行业、润滑油及添加剂行业和润滑油检测实验室等共同投入资源,成立了“发动机润滑油中国标准开发创新联盟”(下称“联盟”)。
 
 
中国石油、中国石化、民营龙头润滑油和添加剂企业、国际四大添加剂公司、国际三大润滑油公司,以及占中国柴油机销量70%以上份额的一汽、东风、潍柴、北汽福田、江淮、玉柴、中船七一一研究所等主流OEM,还有四家国内一流发动机润滑油台架评价实验室都在联盟单位之中。
 
 
经过五年艰苦的技术攻关,联盟攻克了系列关键台架评价标准核心关键技术,完成了一汽CA6DM3、东风DCI11、潍柴WP13和江淮2.0CTI等4个台架试验标准的全部研究工作。首批四项柴油机润滑油台架试验方法石化行业标准已于2021年9月通过石化标委会审查,11月完成报批,至此,构建起了我国首个自主创新的柴油机润滑油D1规格标准体系。中国D1规格标准的开发成功,为我国在润滑油领域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奠定了良好基础。
 
 
 
毕竟是第一次做中国自己的标准,包括台架搭建、发动机改造、试验工况选取、OEM需求的考核等,每个项目都是从零开始。杨副秘书长回忆道,刚开始选工况时,为达到正常发动机跑不出的润滑油评价苛刻工况,就在发动机额定功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发动机功率,增加到一定程度过于苛刻,发动机会出现故障,严重时一台发动机就报废了,然后再想办法优化条件,就这样根据OEM的润滑需求反反复复地试验。自主标准的研发投入也是巨大的,五年来标准开发总投入超过了1亿元。他说,开发新标准这五年,每年春节期间实验室都在加班加点地开台架试验,为了尽快推出中国标准,行业界都在全力以赴。
 
 
2022年对D1规格来说将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年。在石化标委会召开D1国标标准审查会之后,还要进行报批和复审,预计最快今年8月可以颁布。对于颁布后的实施,杨副秘书长介绍说,联盟将接受各大添加剂和润滑油品牌的注册认证,在让市场实践检验标准的同时,联盟也进一步积累数据,为将来的标准修订奠定基础。
 
 
前不久,潍柴动力推出全球首款热效率51%的柴油机,这代表中国OEM的润滑需求必将紧跟升级,柴油机油如果不改进提升,必然不能满足新的市场需求,在中国市场上,国外的润滑油供应商也必须紧随中国标准的前进步伐而升级迭代。杨副秘书长表示,添加剂和润滑油行业界对D1规格标准的接受度都很高,因为D1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个“门槛”,跨过这道“门槛”才能在中国市场拥有竞争优势。
 
今年一季度,联盟也将召开理事会,除了做好D1标准审查报批前的准备工作外,还将启动下一阶段汽油机油自主标准G1规格的开发计划,同步启动的还有天然气发动机机油和节能型柴油机油的自主标准开发计划。杨副秘书长说,未来混动机型市场占有量必定不断增长,配套油品需求也会越来越大,G1规格将重点考核混合动力发动机的润滑需求,届时中国就将拥有走在世界前列的独一无二的混动油品标准,未来将引领全球润滑油品的发展。
中国润滑油网致力于好文分享与行业交流,文章不代表平台观点。感恩原创作者,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不慎涉及侵权,请留言删除。欢迎转载分享。
 
 
 
 
中国润滑油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润滑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