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lubricant(微信号) | 官方微博 | 网站首页 | 帮助 |
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 业界风云 正文
关注我们:

朗盛亮相第18届中国国际润滑油品及应用技术展

2024论坛
打印 RSS
字号:T|T
摘要: 2017年9月21日,上海——第18届中国国际润滑油品及应用技术展将于北京举行,特殊化学品公司朗盛旗下的添加剂业务部在展会上全面展示其面向润滑油行业的全产品组合。
        展位号:4号馆A010 时间:2017年9月21-23日
 
品质提升性能
 
       2017年9月21日,上海——第18届中国国际润滑油品及应用技术展将于北京举行,特殊化学品公司朗盛旗下的添加剂业务部在展会上全面展示其面向润滑油行业的全产品组合。
 
       今年四月,朗盛完成了对美国科聚亚公司的收购,随即进行了业务重组,包括润滑油添加剂与阻燃剂在内的收购业务被并入朗盛添加剂业务部。
 
 
左起添加剂业务部润滑油业务线主管Martin Säwe,朗盛添加剂业务部亚太区负责人石学良
 
        中型市场、更加平衡的产品组合、稳定性与盈利能力是这两年朗盛发展的关键词。朗盛预计工业润滑油添加剂的中期市场将以年均3%-4%的幅度增长,这一发展趋势主要得益于对性能与环保需求的上升,因此润滑油添加剂产品被朗盛视为一项极具成长性的业务。
 
       “如今,朗盛已成为润滑油添加剂领域领先的供应商之一,并拥有一体化的价值链来为市场提供广泛的产品组合。”朗盛添加剂业务部亚太区负责人石学良表示。“目前,我们正在整合业务以及在润滑油行业经验丰富的团队,我们在南京和青岛的两个应用开发中心将秉承‘质•臻’的理念,为新老客户提供高质量、高附加值的解决方案和服务。”
 
       现代的汽车发动机要求新一代发动机油能够将摩擦和磨损降到最低,以更高的润滑性能来实现更高的燃油经济性并延长发动机的寿命。对润滑油的规范越来越苛刻,同时要求发动机在不更换机油的情况下具有更强劲和更持久的性能表现。这些都为高性能润滑油添加剂的需求奠定了基础,而市场正在扩大。中国去年润滑油国内表观消费量为641.58万吨,同比增长5.4%,实现了近五年来首次正增长。同时,汽车保有量保持较快增长,这对润滑油产业链上下游释放了一次积极的信号。
 
        据悉,朗盛计划将其“制造卓越”行动扩大到原来的科聚亚生产基地,进一步优化其流程和技术。此外,通过协调供应合同和增强后向整合,两家公司合计约有25亿欧元的原料采购额将得以优化。另外,运输和物流领域也可节省额外的成本。
 
       本次展会,重新组合后的朗盛添加剂业务部将重点展示其最新锐的ELEVANCE ARIA™ WTP- 40技术,该技术将两大合成基础原料技术——合成酯和聚a烯烃的优点融合,产生一种高性能的大分子,它拥有众多优化的性能,如减小摩擦和磨损、增加边界润滑条件下油膜厚度等;同时,它的泡沫倾向更小,添加剂的溶解能力也得到增强。
 
朗盛展台
 
       对于关注技术的观众,值得期待的是在9月20日举行的2017中国润滑油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朗盛润滑油添加剂业务线全球应用技术总监Dr.Cyril Migdal将做题为“与时间有关的摩擦学特性研究和发动机程序测试的相关性”的报告,介绍朗盛润滑油添加剂业务线的新一代有机摩擦改进剂产品。通过对该产品在下一代发动机油中进行高温条件下的耐久性实验研究及发动机程序VIE测试,发现该产品可以有效降低摩擦系数并得以保持这一性能,从而可以为下一代发动机油长期持续的提高燃油经济性。
 
朗盛展台
 
        作为中国润滑油品行业最具权威性、规模性、国际性的专业品牌展会,中国国际润滑油品及应用技术展览会已经成为中国润滑油品行业发展的风向标,也是每年国内外润滑油品相关专业人士汇聚的最大行业盛会。
 
关于朗盛
       朗盛是全球领先的特殊化学品供应商,2016年销售总额为77亿欧元,在全球拥有约19,200名员工,分布在25个国家的75个生产基地。朗盛的核心业务包括开发、生产并销售化学中间体产品、添加剂、特殊化学品与塑料。通过与沙特阿美公司的合资企业阿朗新科,朗盛还成为了全球领先的合成橡胶供应商。朗盛已被纳入领先的可持续发展指数道琼斯世界可持续指数(DJSI全球)和FTSE4Good中。
 
朗盛中国
        2005年1月31日,朗盛股票首次在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公司也正式开始在中国运营。时至今日,朗盛在大中华区的员工人数约 1,900 名,拥有17家下属企业(含3家合资公司),9处生产基地及9个研发中心。朗盛与当地的合作伙伴密切合作,开发以市场为导向的解决方案以满足当地市场需求。
 

 
 
 
 
中国润滑油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润滑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