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lubricant(微信号) | 官方微博 | 网站首页 | 帮助 |
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 业界风云 正文
关注我们:

十年纳克:合成润滑油国产化之路

2024论坛
打印 RSS
字号:T|T
摘要:纳克是一家研发、生产并销售合成润滑油的科技型企业,2015年,建立了国内第一家合成烃基础油工厂,首次将全合成润滑油实现从原料到产品的国产化。与埃森克美孚一样,成为同时拥有PAO(聚阿尔法烯烃)和烷基萘两大合成技术的企业。

“你是不是疯了!”

这是近十年里,吴跃迪听到次数最多的一句话,每当他称自己在研发合成基础油的时候。

因为世界范围内开发出同样技术和产品的企业,仅有埃森克美孚,而当时吴跃迪等人建立的企业纳克,有二十多人,几台实验设备和不足3000平米的场地。

纳克是一家研发、生产并销售合成润滑油的科技型企业,2015年,建立了国内第一家合成烃基础油工厂,首次将全合成润滑油实现从原料到产品的国产化。与埃森克美孚一样,成为同时拥有PAO(聚阿尔法烯烃)和烷基萘两大合成技术的企业。

PAO和烷基萘,是生产顶级汽车发动机油最理想的基础油配合,能满足发动机最苛刻的工况条件,在使用过程中,油品性能可以长期保持稳定,从而极大延长汽车的换油周期。

这两类油品的研发技术,最早出现在上世纪,尤其是PAO合成技术,一直为少数大型跨国公司所垄断。国内仅有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型国企进行技术开发,但由于原材料缺失和技术水平的原因,并未形成量产。

这一时期,吴跃迪从中石油企业跳槽,和刘中文、徐森三人共同建立了纳克的母公司道普化学,做起了润滑油贸易。

起步

“做了几年贸易,盈利不错,积累了一些资本”,吴跃迪回忆着,直到2003年,三人建立了纳克,做润滑油贸易加工。

2003年左右的润滑油成品市场,行业需求旺盛,但技术、资金门槛较低,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介入,市场竞争激烈,出现无序现象。“我们决定转型,自主开发基础油”,吴跃迪称。

同时刘中文告诉记者,“之前接触过一些国外合成基础油产品,特别是看到美孚一号使用的PAO(聚阿尔法烯烃),性能这么好,萌生了很大兴趣”。刘中文来自中石化企业,从事润滑材料科研生产,同时是吴跃迪的大学同学。“不就是聚阿尔法烯烃吗,咱们也开发一款,怎么样?”话一出口,便得到团队的一致赞同。

刘中文一拍脑袋,“投个一百万,说干就干。”

2005年的纳克团队,引入了一项制备高粘度PAO合成技术的科研项目,由刘中文、洪显忠负责,主管技术研发,洪显忠自2001年加入团队,曾在中石化从事润滑油产品技术开发和销售。“我们投入了实验室、科研设备以及实验原料,并联合一些学院技术人员,共同研发”,一身白大褂的洪显忠,边说边在黑板上写着化学式,“这项技术是创新型的,制备高粘度PAO的同时,可省略加氢工艺,而加氢是一种在安全性上投入极高化学工艺”。

然而,科研项目进行了三年,并未制备出达到国际水平的产品,“性能指标总是上不去”,洪显忠讲话的脸没有表情,“这个时候,我们第一次听到质疑的声音”。

弯路

“你是不是疯了!不加氢,可能吗?”

2007年,吴跃迪向科委部门递交项目材料时,坐在对面的专家们,一齐瞪大了眼睛。“我被问得哑口无言”,吴跃迪回想当时的情景,“但面对一项创新技术,专家也没下定结论,因为没人知道,究竟该怎么做。”

当时的PAO合成技术,虽然在部分国企中得到开发,但对于新一代工艺技术研究,仅有国外企业获得专利,国内仍是空白。

这时纳克的研发费用已超过预算。“经常是买来材料,实验室捣一捣,没做出来,废掉了,资金上,今天十万、明天八万。”

团队研发又持续一年多,2008年,纳克在一次实验中制备出了符合性能指标的PAO合成基础油。

“终于做成了,我们立即决定扩大生产”,于是,团队建立了中试生产装置,花费两百多万,同时由吴跃迪组织在上海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产品。

“但回头看那次实验,其实是侥幸,而那场发布会,就是个笑话”,吴跃迪笑了,很高的声音,青色的眼圈推着额上的皱纹,“产品一推出,客户反馈非常差。”

“中国制造就是不行”。

“油品有问题,和美孚、壳牌的根本不一样”。

吴跃迪重述着客户的话,一些产品陆续被退货。

另一边的实验室,中试装置仍在生产着,刘中文带着技术人员解决扩大产能环节的技术问题。

2008年底,纳克在研发上累计投入超过一千万,企业资产告急,团队由此陷入压力。

“老实说,成宿成宿睡不着觉,睁着眼睁到天亮”,刘中文圆瞪着眼,“项目是我提的,我管的,但掏的是大家腰包的钱,这时候放弃研发?钱已经烧了一千万,不放弃?问题又找不出来”。

“感觉总有一点希望,但又做不出东西,不知道何时是个头”,刘中文说着。

“回想专家对我们的质疑”,洪显忠看着黑板,“我们盲目相信这项创新技术,真的可以省略加氢工艺?或许这种科研思路不对。”他的笔画了个叉,在爬满化学式的黑板上。

“错了,根本就是个错误”。刘中文告诉记者,团队在2009年放弃了这条技术路线,但没有停止研发。

“我们一方面参考国外的专利,一方面将加氢重新加进工艺流程中”,刘中文和洪显忠两人,带领技术团队摸索正确的技术方向。

一年多后,研究有了眉目。

“这时才真正搞懂PAO技术,”刘中文眼睛又圆了些,“很庆幸,如果当时团队有一个人跳出来,说不干了,可能就真的做不成了。”

正轨

杠啷啷、杠啷啷的声音,这里并没有一般化学实验室的安静。记者跟随洪显忠迈进纳克的实验室,两个戴眼镜的白大褂,蹲在一架巨大机器的脚下,聚精会神修理着,袖口挽在小臂,过会又被撸到了大臂。“这是做聚合实验的装置”,银灰色的机身被透明玻璃罩包裹着,“气体有毒,里面是密闭空间”。

洪显忠指向另一边,一架装置占据了半间屋子,银灰色的圆形反应器,交错延伸的细细管道,“这就是加氢工艺装置,是技术中的重要环节”,他依旧没有表情的脸,“步入正轨后,我们便拆掉了原先那套中试装置,投了一千万,建了这台新的。”

2010年后,PAO合成技术基本成熟,洪显忠开始带领部分技术人员进行油品规模化工艺研究,“从实验室到工厂,本身就是复杂的研究和开发过程,包括装备改造,质量控制,性能检测”,洪显忠说着,“我们不会再犯以前的错了,生产十批,就要保证是十批全是好的。”

与此同时,刘中文带着另一队技术人员开发烷基萘。“这就是美孚一号油品中的另一部分”,刘中文向记者表述他的看法,“烷基萘并不是合成润滑油的必备配方,但与PAO混合效果很好,而且很经济,尤其在中国。”

中国煤焦油产量丰富,而烷基萘的原材料萘,正来源于此。每年有大量萘原料被用于土木工程中的混凝土减水剂,价格很低。但对于在精细化学品的应用,尤其合成润滑油,国内几乎没有人提出。学术上相关文献较少,也没有应用的企业。

纳克是国内第一家提出做烷基萘的企业。

“烷基萘和PAO是同一个技术平台的延伸”,刘中文告诉记者,“攻下了PAO技术后,团队花费了两百万,很快完成了烷基萘的制备技术。”

2012年,纳克同时掌握了PAO和烷基萘制备技术,成为国内首家。

企业并未对外公布技术,“想起08年那次教训,团队决定将精力集中在生产上”,吴跃迪说着,“开什么发布会,做出产能是关键,产品过了全生产线,还怕市场不接受吗”。

他们找到了上海化学工业区,工业区表示支持,并批给企业100亩土地,而建厂需要1个亿左右,“做贸易挣来的钱几乎烧完,银行贷款也有限,靠自有资金是不行了。”

吴跃迪决定找钱,开始融资。

融资

“三年里,见了一百多个投资人,每人给二十分钟,讲完了,一个都没留下”。

吴跃迪说着,摊开了双手,他的手和脸并不是一个颜色,脸的颜色深,青色的眼窝凹陷下去。

2008年起,吴跃迪尝试寻找投资,“每天都在写文件,不停地写,”他回忆着,“描述技术怎么好,项目怎么好,就是没人投”。

“挨个发邮件,有的一听说是科技型的,就没回复”,于是,吴跃迪从海投转向寻找科技投资。

“这种技术中石油、中石化怎么没做出来,你们怎么就能做出来?”

“什么时候投产,能否一年内见效益?”

他重述着被投资人问过的话,并称自己都答不上这些问题。

“还参加过一些比较正规的会议,投资方请专家评判我们的项目”,吴跃迪原本很兴奋,散会后几个月,也没等来通知,最终不了了之。

刘中文说道,“有几次,我向他们讲解技术,对方似乎听不懂我在说什么”,他两眼瞪着,半张着嘴,模仿着投资人的表情。对此,吴跃迪有同感,“他们对技术行业介入并不深,或许,找投资只能看机缘吧”。

2011年,吴跃迪遇到了陈海昌。

陈海昌是海融天投资公司董事长,曾参与多家企业股权投资,和吴跃迪谈过后,便要求看纳克的技术情况。于是,参观了企业实验室,中试生产装置,以及三十人组成的技术团队和团队技术专利。

几日后,陈海昌表示信任纳克,并投了五千万资金。

同年,纳克开始建厂,开始环评测试、购买和搭建设备等一系列工作,3年后,纳克在上海化学工业区的完成了工厂建设,此时企业员工近300人,包括研发、销售和厂房工人。

20164月,纳克总工程师刘青才,带领记者来到工厂。一座深灰色的加氢装置,被五层砖楼包裹着,曾在实验室看到的罐区装置、调和装置,在这里放大至十几米高。无数长短不一的灰色管道,交错盘结着,缝隙间偶尔穿过白色的小球,近看,原来是工人头上的安全帽,只是工服的颜色融进了管道的深灰色中。“工厂去年正式投产”,刘青才告诉记者,“但投产的过程,并不那么顺利。”

原料国产化

“你是不是疯了!做PAO在中国是找不到原料的。”

2012年一次技术交流会上,吴跃迪一开口,专家们的目光齐聚到他脸上。

PAO合成油的原料名为阿尔法烯烃,国外企业通常从乙烯中制得,而中国没有乙烯齐聚装置。国内企业一直依赖进口,部分国企曾用石蜡裂解的方式得到原料,但性能存在缺陷。

据吴跃迪说,“其实05年开始,就陆陆续续听到这种说法,我们原本想从各大工厂进口少量材料,也许几百吨就够,没想到,随着产能一步步放大,问题也出来了”,他告诉记者,“必须开始琢磨,国内哪里有原料”。

2012年,吴跃迪开始四处寻找阿尔法烯烃。当时的润滑油行业,部分人提议合成油国产化问题,并盛传从煤制油中可提取出来。

吴跃迪也在一次报告中得到这个消息。“做煤制油的企业中国就三家,神华、伊泰和潞安,考虑到工厂位置等因素,我决定去找潞安。”山西潞安是省属七大煤炭企业之一,2008年,建成国内首套煤制油生产装置。

20124月的一天,一个电话打到刘俊义办公室,刘俊义是潞安集团煤基合成油公司总经理,电话里的人想要公司的煤制油样品,尝试提取阿尔法烯烃,他告诉刘俊义,自己在上海有一家PAO合成基础油工厂,需要这种原料,并希望能做潞安的下游商。

“你有原料,我有技术,这对双方都是个机遇。”

多年来,潞安的煤制油主要做成柴油、汽油等燃料油,受市场价格波动较大,企业效益并不理想。而作为精细化学品的原料提供商,能让潞安进入另一个市场。

挂掉电话,刘俊义很快向领导汇报,第二周,他和集团公司的几位经理飞往上海,去见电话里的人,吴跃迪。

“我们参观了纳克的实验室、工厂,一起开了座谈会”,刘俊义告诉记者,“纳克速度很快,之前的几家企业,本来也与我们谈合作,包括国企、民企,但都没有赶在纳克前面”,并称,“山西国资委对合作很支持,特地开了绿灯,缩短了双方企业合资的申请时间”。

6个月后,潞安纳克合资子公司正式注册。

1年后,双方在纳克工厂搭建第一套阿尔法烯烃分离装置。

2015年,装置建成投产。纳克成为中国第一家引用煤制油得到PAO合成基础油的企业,实现原材料国产化,同时,也是第一家实现工业化生产的企业。

“目前,企业的技术、生产还在优化,但再不会受制于国外了”,吴跃迪坐在桌前,茶杯端在右手,横面的光照着他凹陷的眼窝,“化工行业是个系统工程,不仅技术,从研发到落地要走很长的路,而且产业供应链,少了哪一环都不行……”

 
 
 
 
中国润滑油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润滑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