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lubricant(微信号) | 官方微博 | 网站首页 | 帮助 |
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 业界风云 正文
关注我们:

汉非润滑技术抗磨减磨"极压性能"国际领先

2024论坛
打印 RSS
字号:T|T

先进润滑技术是节能战略的核心技术

  “润滑经济”是通过推广应用先进润滑技术实现节能、降耗、减排、增效,拉动相关设备设计、制造和应用等基础产业发展,从而实现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据国际权威机构测算,世界能源的30%-50%消耗于摩擦磨损,60%以上的机械材料损耗于磨损, 50%以上的机械装备恶性事故都由于润滑失效造成的过度磨损。中国工程院《摩擦学科学及工程应用现状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指出: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目前尚比较粗放,资源浪费严重,应用先进润滑技术节约的潜力应远远大于欧美发达国家。如果在我国全面推广应用先进润滑技术,我国的GDP可大幅度增加。

研究发现,应用先进润滑技术可直接节能5-15%,然而更重要的是它产生的综合效益是其直接节能效益的100倍以上。国际权威机构测算:世界一次性能源的30-50%消耗在摩擦损失上,机械设备损坏和失效约80%是摩擦摩损造成的,而且50%以上的机械装备的恶性事故都是起因于润滑失效造成的过度磨损。中国工程院《摩擦学科学及工程应用现状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指出:“2006年我国工业领域因摩擦磨损造成的损失约9,500亿元人民币。据我国海关统计,2008年全年 进口原油17888万吨,石油消费对外依存度达到49.8%。2008年汽车销售量为938.05万辆,汽车保有总量达到6467万辆。由汽车消耗的燃料占我国燃料消耗总量的40%左右,应用先进润滑技术可以节约汽油500万吨,载货车可节约近900万吨的柴油,占我国燃料消耗总量的10%左右。报告称,欧美发达国家因摩擦磨损造成的损失约占其国民生产总值的2%-7%”。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还比较粗旷,资源浪费严重,节约的潜力远远高于欧美发达国家。

王常清认为,“高效节能纳米抗磨剂”先进润滑技术应用广泛、使用简单、技术成熟、高效节能、综合经济效益巨大,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技术的研发成功,是解决摩擦磨损问题的核心技术突破,是节能减排共性核心单元技术的突破,也是循环经济发展共性核心单元技术的突破。应用推广先进润滑技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深远,不仅节约大量资源,而且可以改变管理理念,改变企业、社会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循环经济发展,甚至对人类社会意识形态、生产生活方式产生深远影响。

汉非润滑技术抗磨减磨“极压性能”国际领先

  长时间以来,我国缺乏高性能润滑油脂,工业领域设备重要部位润滑只能依靠进口油脂,进口油脂通常只是理化性能略优于国内同类产品,但价格昂贵,开发出具备我国独立知识产权的润滑技术成为我国润滑研究的迫切需要。汉非(北京)润滑技术研究所的专家依据摩擦学理论,将纳米金属粒子预处理后,与特殊助剂按规定工艺制成分散性良好、密度接近基础油的无机有机纳米复合物添加剂,亲油性极高,很容易分散在基础油中,从而避免了纳米颗粒的团聚沉降现象,提高了润滑油的摩擦学性能。该润滑油在摩擦物理化学作用下,润滑油与摩擦副表面相互作用,形成有机/无机纳米复合物摩擦物理化学保护膜。这种保护膜具有极压性能高,抗磨减摩性能优异的特点。Falex摩擦磨损试验表明,添加了这种抗磨剂的润滑油,其抗磨性是普通润滑油的210多倍。

  这种高效纳米抗磨技术,已经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保护,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并通过了省部级科技成果鉴定,技术水平国际领先。是流体润滑技术及相关设备向耐冲击性、重负荷、高承载力,低粘度、低能耗、设备设计及制造向大功率、小型化、高可靠性方向发展的核心保障技术,是解决能源问题,实现节能减排的第一战略核心技术。

先进润滑技术节能是低碳经济的第一战略

  鉴于润滑技术在各领域的广泛适用,全面推广先进润滑技术在节能显得尤为重要,就目前我国的发展水平来讲,如果采用完全自主创新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润滑技术,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节能降耗减排工作的突破,特别是有助于目前实现高速铁路机车运行高安全,实现风电核心部件长寿命,实现特殊野外载运装备高可靠性。这些都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和战略意义,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如此不仅可以节约大量能源和资源,而且可以改变管理理念,改变企业甚至社会的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低碳经济发展。我国应当抓住润滑经济发展带来的契机,关注培养以润滑经济实现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关注调整改造传统产业和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过程中润滑经济产业的重要作用,形成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的良性运行机制,引导企业大力开展先进润滑技术的应用,最大限度地推动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实现绿色润滑经济发展,促进我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社会和谐健康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润滑油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润滑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