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lubricant(微信号) | 官方微博 | 网站首页 | 帮助 |
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 业界风云 正文
关注我们:

埃克森美孚致力成为低碳领域的先行者

2024论坛
打印 RSS
字号:T|T
摘要:埃克森美孚首席执行官伍德伦近期表示,公司在低碳解决方案业务中看到了巨大的增长机会,计划通过氢气、碳捕集与封存(CCS)和生物燃料的基础项目成为该领域的先行者。
埃克森美孚致力成为低碳领域的先行者
 
公司首席执行官伍德伦表示,“到2050年,全球碳减排市场可能达到14万亿美元,我们正努力建立一个具有竞争优势的基础,以确保在这个新市场上的领先地位”
 
埃克森美孚首席执行官伍德伦近期表示,公司在低碳解决方案业务中看到了巨大的增长机会,计划通过氢气、碳捕集与封存(CCS)和生物燃料的基础项目成为该领域的先行者。
 
低碳解决方案市场潜力巨大
 
伍德伦表示,“全球气候挑战是巨大的,但它创造的机会也同样巨大。到2050年,全球碳减排市场可能达到14万亿美元。我们正努力建立一个具有竞争优势的基础,以确保在这个新市场上的领先地位。这个新市场专注于难以脱碳的行业,这些行业缺乏具有成本效益的解决方案,我们可以在这些领域做出独特的贡献”。
 
在14万亿美元的潜在市场中,埃克森美孚最初的重点将放在CCS、氢气和生物燃料领域,这些领域的潜在市场价值达到6万亿美元。在终端市场方面,重点将放在减少发电、工业和商业运输的碳排放上。
 
伍德伦称,“挑战是巨大的,我们需要在全球范围内以比现在低得多的成本部署低碳能源解决方案。世界需要建立一个新产业,即具有新的价值链和产品的碳减排产业,而且是越早越好”。
 
2030年温室气体强度将减少20%-30%
 
埃克森美孚认为,凭借在上游油气、炼油、化工和液化天然气(LNG)领域的大型项目执行能力,在创造新的低碳价值链方面,其将处于独特地位。该公司计划,2022-2027年,在低碳解决方案业务领域投入170亿美元,其中60%将专注于减少自身的碳排放,40%将专注于减少其他公司的碳排放。埃克森美孚的目标是,到2030年,温室气体强度与2016年相比减少20%-30%。
 
伍德伦指出,明确而一致的支持脱碳的政府政策,如美国《通货膨胀削减法案》,对于降低碳排放至关重要,因为它们可以显著降低碳减排成本。伍德伦还引用了一句中国谚语,虽然全球在脱碳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埃克森美孚将低碳解决方案战略分为3个阶段,并在第三阶段看到了几千亿美元的收入潜力。埃克森美孚低碳解决方案部门总裁丹·安曼表示,“这可能超过公司现有的基础业务。不过,目前为止,该领域几乎没有确定的项目,虽然有很多关于合作和谅解备忘录的资讯信息,但很少有最终的项目协议”。
 
计划建世界上最大的蓝氢项目
 
埃克森美孚计划利用出口蓝氨的港口等现有基础设施,在得克萨斯州贝城新建世界上最大的蓝氢项目,该项目预计2027-2028年投产,产能将高达10亿立方英尺/日。
 
安曼表示,“我们看到市场对贝城蓝氢项目的需求非常大,包括本地的氢气和燃料转换市场,以及氨出口”。2月,韩国SK材料公司与埃克森美孚签署了一项框架协议,将从贝城蓝氢项目中购买蓝氨。支持贝城蓝氢项目的将是一个大规模的CCS网络。安曼表示,CCS网络将从蓝氢生产设施中捕集700万吨/年的二氧化碳。
 
1月,埃克森美孚将该项目的前端工程和设计合同授予了德西尼布能源公司,最终投资决定预计2024年做出。
 
与林德公司签二氧化碳承购协议
 
4月4日,埃克森美孚和林德公司宣布了一项二氧化碳承购协议,这与林德公司在得克萨斯州博蒙特的新氢气项目有关。
 
林德公司的新氢气项目预计2025年投产。埃克森美孚每年将通过林德公司的氢气工厂运输和封存220万吨二氧化碳。
 
推进路易斯安那州的CCS项目
 
埃克森美孚正推进路易斯安那州的CCS项目,通过CF工业公司位于唐纳森的化肥厂捕集并封存200万吨/年的二氧化碳。该CCS项目计划2025年初投用。
 
安曼表示,“不久后会有其他碳排放企业利用该CCS项目,我们将在这里寻找未来的整合机会,希望利用在这里建立的价值链,在生物燃料和直接空气捕集领域获得新的负碳机会”。
 
安曼表示,附近的密西西比河走廊是工业排放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公司将在邻近的价值链中获得机会。在实现净零排放目标的道路上,有两个关键领域被低估了,一个是已有基础设施的作用,另一个是对真正的负碳解决方案的需求。
 
在加拿大投资生物燃料项目
 
埃克森美孚1月宣布,子公司帝国石油公司已做出最终投资决定,将投资5.6亿美元在加拿大斯特拉思科纳新建最大的可再生柴油工厂,产能为2万桶/日,以当地的油菜籽为原料。该项目将使用蓝氢和CCS技术,计划2025年投产。
 
埃克森美孚表示,与使用传统燃料相比,这种新燃料每年将减少300万吨碳排放。埃克森美孚计划,到2030年,供应20万桶/日的低碳排放燃料。
中国润滑油网致力于好文分享与行业交流,文章不代表平台观点。感恩原创作者,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不慎涉及侵权,请留言删除。欢迎转载分享。
 
 
 
 
中国润滑油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润滑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