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lubricant(微信号) | 官方微博 | 网站首页 | 帮助 |
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 业界风云 正文
关注我们:

欧佩克+限量保价,油价何去何从

2024论坛
打印 RSS
字号:T|T
摘要:以沙特和俄罗斯为首的欧佩克+集体自愿减产,总计涉及产量削减超过160万桶/日,计划5月生效并持续至今年底。其中,沙特自愿减产原油50万桶/日;伊拉克自愿减产原油21.1万桶/日;阿联酋自愿减产原油14.4万桶/日;科威特自愿减产原油12.8万桶/日;阿尔及利亚自愿减产原油4.8万桶/日;阿曼自愿减产原油4万桶/日。
 本次自愿减产是支持国际原油市场稳定的预防性措施
4月2日,以沙特和俄罗斯为首的欧佩克+集体自愿减产,总计涉及产量削减超过160万桶/日,计划5月生效并持续至今年底。其中,沙特自愿减产原油50万桶/日;伊拉克自愿减产原油21.1万桶/日;阿联酋自愿减产原油14.4万桶/日;科威特自愿减产原油12.8万桶/日;阿尔及利亚自愿减产原油4.8万桶/日;阿曼自愿减产原油4万桶/日。此外,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表示,俄罗斯自愿基于2月平均开采水平,将石油日均减产50万桶的措施延长至今年底,而哈萨克斯坦也宣布将自愿减产7.8万桶/日。
 
虽然沙特和阿尔及利亚等国家表示,本次自愿减产是“支持国际原油市场稳定”的预防性措施,但部分市场分析认为,欧佩克+一致减产的主要原因仍是与美国在油价走势上存在分歧。一是市场对全球经济增长的悲观预期叠加前期美联储持续加息等因素引发欧美金融行业出现动荡,间接导致3月以来国际油价持续较大幅度下跌;二是美国能源部部长格兰霍姆3月下旬表态,今年不会在70美元/桶以上的价格回补战略石油储备,且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需要几年时间才能重新填满,对油价上涨的市场预期形成了较大负面影响。在此背景下,欧佩克+集体自愿减产,既是表明了对低油价可能影响其各自政府财政预算的强烈担忧,也显示了未来欧佩克+或将进一步巩固“限量保价”的传统市场策略。
 
掌控原油供给市场话语权的有力武器
 
从发展历史看,“限量保价”是欧佩克掌控原油供给市场话语权的有力武器。为维护成员国的共同利益,欧佩克自成立以来多次采用“限量保价”的市场策略,在维持市场份额的同时,牢牢掌控在国际原油供给市场上的话语权,如20世纪80年代初第二次石油危机结束后执行限产,以及21世纪前十年的“维持市场适度紧张”等。
 
但2014年前后,页岩油气革命推动“市场化”运作的美国页岩油产量持续大幅增长,与实施产量“配额制”的欧佩克之间形成了较强的市场份额博弈。欧佩克与俄罗斯等传统产油国被迫放弃了“在较高价格区间通过稳定供给获取高额利润”的策略,改为“在较低价格区间通过持续增产获取不确定利润”的策略,企图挤压页岩油的市场份额,直接导致了2014年底国际油价自100美元/桶以上区间大幅下跌,并在2015~2020年上半年长期维持在相对较低的价格区间,其中布伦特原油基准价格平均仅维持在55.6美元/桶,WTI原油基准价格平均更是降至51.5美元/桶附近,给欧佩克+各成员国财政收入和经济增长带来较大压力。
 
为了应对2014年后出现的全球原油供给过剩问题,并逐步稳定国际油价,欧佩克+于2016年达成了减产协议,2017年1月1日起实施了多轮减产,将市场策略逐步回归到“限量保价”的传统轨迹。
 
欧佩克+利益最大化的必然选择
 
从市场环境看,“限量保价”是在当前背景下欧佩克+利益最大化的必然选择。
 
一方面,受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增长复苏乏力、区域性油气地缘政治风险等因素影响,部分欧佩克+成员国仍将原油出口作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有利用较高油价获取稳定收益的较强意愿。
 
另一方面,美国页岩油气产业投资者认为,未来可能有因能源转型带来的颠覆性风险发生,所以制定了所谓的“投资纪律”,将关注重点由产量增长转为价值返还,给页岩油生产经营再投资造成较大负面影响,既导致美国页岩油产量增长低于预期,也为欧佩克+进一步控制原油供给市场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或将给全球油气市场带来颠覆性风险
 
但从能源转型角度看,欧佩克+持续强化“限量保价”的市场策略可能给全球油气市场带来颠覆性风险。遵照国际原油市场运行规律,国际油价波动走势最终还是由供需基本面决定。
 
短期内,由于现阶段国际原油市场处于紧平衡状态,而且油气资源在能源市场上暂时难以被替代,原油可以定义为需求价格弹性相对较低的商品,油价升降并不会带来原油需求的大幅变化,但供给变化可能引起国际油价大幅波动,也为欧佩克+影响油价带来便利。
 
但从中长期看,考虑到国际油价在较高区间频繁大幅波动,严重动摇各国乃至世界实体经济发展和金融市场稳定,部分进口国政府或将“痛下决心”,通过发展本国绿色产业和可再生能源,持续降低对进口原油和天然气等传统化石能源的严重依赖,以保障能源供给安全。这将对全球原油供给市场产生颠覆性影响,也将进一步推动全球能源加快转型发展。
中国润滑油网致力于好文分享与行业交流,文章不代表平台观点。感恩原创作者,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不慎涉及侵权,请留言删除。欢迎转载分享。
 
 
 
 
 
中国润滑油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润滑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