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lubricant(微信号) | 官方微博 | 网站首页 | 帮助 |
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 业界风云 正文
关注我们:

未来10年炼油产能将增加270万桶/日!

2024论坛
打印 RSS
字号:T|T
摘要:到2025年,约200万桶/日的炼油产能将投产。
未来10年炼油产能将增加270万桶/日 中国润滑油网

到2025年,约200万桶/日的炼油产能将投产
本十年中东石油需求将增长13%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炼油厂加工量降至历史低点
 
即使在向清洁燃料转型抑制当地需求的情况下,拥有庞大而廉价原油资源的中东地区正在推进炼油厂扩建项目,为该地区的石油产品出口激增创造了条件。
 
根据S&PGlobalPlattsAnalytics的数据,到2025年,中东地区的炼油产能将在2019年基础上增加180万桶/日,巴林、伊拉克、科威特、阿曼、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的炼油能力均将增长。
 
该地区的大多数炼油厂都全部或部分归国家石油公司所有,可以获得廉价的原油。
 
PlattsAnalytics中东首席分析师ZhuweiWang表示:"如果大型炼油厂按计划投产,而需求复苏仍然疲弱,那么中东的石油产品出口从2021年起将会飙升。"
 
他表示,随着越来越多的行业向清洁燃料和可再生能源过渡,过去几年石油需求增长缓慢,除了用于发电的原油直接燃烧外,2020年中东地区对所有石油产品的需求均有所下降。
 
他说,从明年开始,柴油出口将增加,主要来自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而在欧洲和非洲市场,中东与前苏联地区、欧洲和亚洲炼油厂之间的销售竞争将会加剧。
 
新产能
 
国际能源署(IEA)最近在其《2020年世界能源展望》报告中称,到2030年,中东地区的炼油产能将增加270万桶/日,到2040年将增加320万桶/日,居世界之最,而北美、日本、韩国和俄罗斯的炼油产能则在缩减。
 
提高产能是必要之举,因为该地区的一些国家,如伊拉克,仍是成品油进口大国。
 
对新产能的需求也受到中东石油需求稳步增长的支撑。国际能源署预计,本十年该地区的石油需求有望增长13%。
 
FocusGlobalEnergy(FGE)的数据显示,伊拉克拥有最大的扩建项目,明年将在巴士拉增加70.9万桶/日的产能,科威特的Al-Zour炼油厂将增加61.5万桶/日的产能,沙特阿美新的吉赞炼油厂将投产,产能为40万桶/日。
 
以出口为导向
 
该地区的炼油厂通常生产高利润的中间馏分油产品,比如航空煤油,这是受冠状病毒大流行影响最严重的交通燃料。
 
欧洲是中东航空煤油的主要出口市场之一,当地的一些炼油厂报告利润率为负,尤其是在第三季度。
 
FGE中东能源分析师ImanNasseri表示:"欧洲对该地区航空煤油的需求下降,以及航空煤油和柴油裂解差价普遍疲软,都给炼油利润率和炼油厂加工量带来压力。"
 
他说,沙特阿拉伯或阿联酋的任何新炼油厂都将被视为出口炼油厂,而伊拉克则希望扩大其炼油能力,以消除其对运输燃料日益增长的进口需求。
 
非洲可能是除印度以外最大的石油增长地区,可能成为中东石油产品的关键出口目的地。
 
该地区已经在从中东进口柴油和汽油,这条路线上的贸易量可能会稳步增长。
 
Nasseri说:"就总体炼油利润率而言,我们发现任何新建炼油厂都难以成立,除非有正常情况之外的其他因素使项目具有经济合理性,或者当地市场需求可能推动(政府资助的)项目向前发展。"
 
布伦特原油和迪拜原油的裂解利润率在第三季度降至10年来的最低水平,欧洲一些炼油厂报告利润率为负。
 
国际能源署在10月份的月度报告中表示,由于对中间馏分油的需求低迷,汽油和石脑油将需要支撑炼油经济。
 
在亚洲和美国,炼油厂收率偏重于轻质馏分油或平衡状况,但在欧洲,这是一个大问题,当地的中间馏分油收率是轻质馏分油收率的1.5倍。
 
欧佩克在10月初发布的《2020年世界石油展望》显示,自2018年8月左右以来,中东地区的产能利用率一直落后于其他所有地区。
 
"中东地区目前的产能利用率较低,平均在80%-81%之间,尽管他们正在从4-5月75%的历史低点恢复,"Nasseri说。
 
"毫无疑问,这归因于石油市场的现状,特别是供过于求的全球中间馏分油市场。"他说,该地区的平均产能利用率通常在90%-96%之间,平均为93%。
 
不过,随着该地区石油需求回升,中东炼油厂明年有望提高加工量。
 
Nasseri表示,随着越来越多的行业向清洁燃料和可再生能源过渡,石油需求几年来增长缓慢,除了用于发电的原油直接燃烧外,中东地区2020年对所有产品的需求均有所下降。
 
他说,从明年开始,柴油出口将增加,主要来自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而在欧洲和非洲市场,中东与前苏联地区、欧洲和亚洲炼油厂之间的销售竞争将会加剧。
中国润滑油网致力于好文分享与行业交流,文章不代表平台观点。感恩原创作者,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不慎涉及侵权,请留言删除。欢迎转载分享。
 
 
 
 
中国润滑油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润滑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