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lubricant(微信号) | 官方微博 | 网站首页 | 帮助 |
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 润滑知识 正文
关注我们:

柴油机机油“胃口大“,怎么破?

2024论坛
打印 RSS
字号:T|T
摘要:柴油机的技术状况随使用时间的延长而变差时,标志着发动机的性能下降得越严重。此时可采取一定手段避免消耗。

柴油机正常工作中,为保证活塞、活塞环与气缸壁间有良好的润滑,采用喷溅法使气缸壁上黏附一层机油。由于活塞环刮油有限,残留在气缸壁上的机油在高温燃气作用下,有的被燃烧,有的随废气一并排出或在气缸内机件上形成积碳。当发动机工作温度过高时,还有部分机油蒸发汽化而被排到曲轴箱外或被吸人气缸。技术性能状态良好的柴油机,机油的实际消耗量并不多,每燃烧100 L柴油,机油实际消耗量在1.0 L以内,允许量为1. 5 L,达到2.0 L时应该确定为极限量。发动机的技术状况随使用时间的延长而变差时,其机油消耗量随之增加。机油消耗增加量越大,标志着发动机的性能下降得越严重。机油消耗异常的原因一般是外部泄漏或机油进人燃烧室被燃烧。

 
 

现象

1.柴油机油底壳机油面显著下降。

2.发动机排气管冒蓝烟。

原因

1.发动机有漏油之处,如曲轴后轴承油封漏油、正时齿轮盖油封损坏或装配不当而漏油、凸轮轴后端盖密封不严以及其他衬垫损坏或油管接头松动破裂而漏油等。

2.废气涡轮增压器的压气机端O型密封圈损坏或胶质老化失去作用,是压气机端漏油的主要原因。

3.气门油封损坏或进气门杆部与导管配合间隙过大。气门油封的作用是控制气门导管上部的润滑油经气门杆和气门导管之间间隙流到进、排气管道内。气门油封失效,气门杆和气门导管之间的配合面磨损形成较大的间隙时,机油消耗将大量增加、排气管冒蓝烟、积碳严重,甚至堆积油迹。

4.活塞、活塞环与气缸壁磨损过甚,使其相互间的配合间隙增大,导致机油窜人燃烧室参与燃烧。

5.活塞环安装不正确。活塞环分为气环和油环,195型柴油机采用三道气环和一道油环。它们装在活塞环槽中,依靠弹力贴紧在气缸壁上,并随活塞上下运动。使用中应注意防止气环产生早期磨损,一旦气环磨损超限,泵油作用加重。安装时注意将活塞气环与油环的切口装配位置互相错开,形成“迷宫式”封气结构,防止燃烧室中的高温气体下窜烧损机油。

6.机油变质。由于高温和氧化作用,即使正常情况下机油也会变质。变质会增加机油的使用量,浪费机油。变质机油会加速车辆零部件的磨损,影响车辆使用寿命,甚至引发安全事故。机油变质的原因一般是机油被污染、机油质量差、滤清器失效、机油温度过高等。

诊断及排除方法

1、发动机运转时,从排气管排出大量蓝白色的烟

此现象说明活塞、活塞环与气缸壁磨损过甚,导致机油窜人燃烧室内。预防此现象发生,要定期检查空气滤清器及进气管路等各结合部的密封性,随时清除积尘杯中的尘土,定期保养清洗空气滤清器及滤网,更换油池中的机油(湿式),必要时更换密封件、滤网、滤芯(干式),保证柴油机吸气时供给洁净充足的新鲜空气,有利于最佳比例可燃混合气的形成。并能减轻活塞、活塞环在气缸套内上、下运行时的磨损量,可以预防机油消耗量增加故障的产生。

2、发动机漏机油的检查

(1)机油从飞轮边缘甩出或从油底壳后端向外滴油,应用破布将曲轴后轴承盖和油底壳后端擦干净,启动发动机仔细观察。

(2)如从曲轴颈处向外流油,为曲轴后油封漏油。曲轴前后油封通常是专用的标准件,大多采用骨架式橡胶油封。安装时应注意其内外的方向,若无标注指示,应将油封内径较小的唇口处面向发动机内侧安装。

(3)若从油底壳后端毡垫处向外流油,为毡垫密封不严或螺丝松动漏油;凸轮轴后端密封不严,就会在凸轮轴后端盖处和曲轴的上端并由缸体向下流油;若油从曲轴皮带轮或空气压缩机皮带轮甩出,说明正时齿轮室盖油封或空气压缩机曲轴前油封磨损损坏或安装不当而漏油;其他各衬垫或管子接头松动、破裂,都可以从外表看出有漏油的油迹。

(4)还应检查各连接处螺丝或管接头是否松动及衬垫是否破裂等。机油过滤器至散热器及回油管路各接头处如有渗漏油现象,应及时紧固三通螺母,必要时更换新的密封垫圈。

(5)油管老化引起的油管裂纹漏油,应及时焊接或更换新油管。通气孔滤网堵塞,曲轴箱压力增高,则顺着油尺孔窜机油,严重时鼓坏油封使机油流失。定期清洗疏通滤网,必要时更换新的油封。

(6)检查并保证曲轴箱通风良好。如果曲轴箱通风不良,其内部的气体压力和机油温度会相应地上升,气体压力的升高不仅会直接造成机油渗漏和蒸发,同时还会使油底壳衬垫或气门室盖衬垫冲破。

(7)装有增压器和气压泵的柴油机,应防止油封损坏或气压泵内气缸壁、活塞环、活塞过度磨损,引起机油消耗量增加。

(8)机油被污染通常是油底壳中有水或汽油进人,可通过沉淀和气味判断机油是否有水或汽油。此外,曲轴箱通风不良,窜人曲轴箱的废气、可燃混合气也会污染机油。

 
 
 
 
中国润滑油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润滑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