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lubricant(微信号) | 官方微博 | 网站首页 | 帮助 |
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 业界风云 正文
关注我们:

浅析废油再生技术在基础油生产中的应用

2024论坛
打印 RSS
字号:T|T
摘要:废油再生是现代研究界以及企业一直在不断寻求突破以及更多尝试的领域。从现有的发展模式以及再生利用策略方面,基础油生产是一个非常合适的领域。

引言

废油再生是现代研究界以及企业一直在不断寻求突破以及更多尝试的领域。从现有的发展模式以及再生利用策略方面,基础油生产是一个非常合适的领域。伴随着现代工业发展,对于基础油的需求不断提高,而如何解决现有的供需矛盾,如何更好的降低基础油原料问题以及其生产成本等等都是亟需解决的一个难题。显然废油再生技术提供了一个可行的突破口,更好的满足了基础油生产中的原料问题。因此,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如何更好的实现废油再生技术在基础油生产中的应用。

一、全球基础油供需情况

(一)全球润滑油消费情况

1992年以来,世界润滑油总消费量起伏振荡,平均用量为3 800t/a左右。2004年,世界润滑油需求步入小段上升通道,消费总量呈稳步上升态势,到2007年达到3 840t2008年受全球经济危机冲击,汽车行业、机械制造等主要用油行业发展低迷,润滑油消费量下降约2.7%2009年下降幅度达10%以上,消费量为25年来新低,约3 400t。不过伴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逐步消退以及美国自身经济的复苏,从而使得润滑油等等基础油的需求不断提升。自2010年以来进入了一个高速需求的上升轨道,其从3400t提升至了2015年的5200t

(二)全球基础油供需情况

Lute&Grease数据,全球基础油总产能2008年底为96.2万桶,能够较好地满足全球润滑油调合生产的需要,并且有17%左右的过剩。到2009年润滑消费量大幅下降,全球基础油产能严重过剩。但是到了2010年之后,由于全球市场消费的不断提升,使得现有的产能没有办法满足实际的需求,造成的是供给远远小于需求。

二、废油再生利用是解决基础油短缺的一个重要途径

(一)废油再生利用在国外已经取得成熟经验

为了能够切实有效的解决现有基础油短缺的情况,国外发达国家对这一方面的解决策略以及方面进行了积极地研究与探讨。特别在欧美等发达国家,20世纪4050年代,就开始废油再生,并且随着研究方式以及技术的不断提高,其实际的应用以及替代方案也在逐步完善,通过立法、政府补贴、减免税等措施,使废油再生行业建康发展。发达国家和地区废油再生利用率不断提升。

(二)在我国废油再生已引起高度重视

200910月,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在北京召开了首届再生油行业大会,20106月又举行了第一届会议,并且聘请专家学者成立了再生油专家组,专门研究开展废油再生问题。可以相信,只要重视废油再生,就一定能够取得好的效果。我国年消耗600多万t润滑油,按50%-70%回收再生计算,将再生基础油300多万t,这样就可以抵顶进口,满足调合市场需要。这不仅是经济帐,史是政治账,对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都具有重要意义。由此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以及解决我国现有对外进口的依赖性,这些可以更好的实现我国经济稳定的同时,保证整体市场需求的有效供应。

(三)废油再生在我国已有一定基础和条件

早在20世纪6070年代,我国不少市级石油公司和润滑油生产企业,都设有废油再生车间或再生设施。但因规模小,成本太高及一次污染问题,到了70,80年代,基本处于停顿状态。可以说,我国正规的废油再生企业已经积累了从技术工艺到设备生产的丰富经验。以四川久远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的设备生产厂家,能够生产具有德国和日本技术的分子短程精馏设备逐步出口到东南亚等地区。与此同时,在工艺技术上以营口市华侨化工厂为代表的现代无污染、工业化、高收率再生工艺路线。目前,这两种条件结合,一个5000t/a分子短程精馏再生基础油中试装置,已经试车成功。实验和试生产表明,用这套设备再生基础油生产的油品质量合格,各项指标都达到了国家标准。这些也都说明未来废油再生技术能够较为有效的应用于现有的基础油生产中。

三、再生基础油在激烈竞争中具有重要意义

不管是全球还是亚太地区,润滑油和基础油市场都将是未来竞争激烈的区域市场,欧美地区消费泛力,而大量的基础油将被亚太市场所吸引。所以废油再生基础油很有市场竞争力。

做好废油再生是业内共同努力的事情,我国润滑油和基础油市场依然长期向好,而国产油又满足不了市场的需要,这就需要进口来补充。据预测以后每年将进口200万吨以上。如果我们进行废油再生利用,完全可以解决这部分缺口,还解决了环保问题。所以说,环保和节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搞好废油再生,正是支持国家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是我们业内应该共同努力的事情,从而更好的保证现有经济以及政治的稳定发展。

 
 
 
 
中国润滑油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润滑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