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lubricant(微信号) | 官方微博 | 网站首页 | 帮助 |
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 业界风云 正文
关注我们:

壳牌统一终入“最佳商业模式十强”

2024论坛
打印 RSS
字号:T|T

2010年全球经济彷如初春,寒意与暖流交替。最佳商业模式评选中国峰会,由商界传媒主办的第六届最佳商业模式评选峰会,于2010年12月21日在北京圆满举行。

在本次评选的“最佳商业模式十强”名单中,出现了一个颇有意思的企业:壳牌统一。这是一家合资企业,而在最佳商业模式评选活动中,之前一直鲜有合资企业获选。

作为本土知名的润滑油品牌,统一润滑油一度伴着一条声名遐迩的广告“多一点润滑、少一点摩擦”走红大江南北,就在这个过程中,统一润滑油从全国数千家民营润滑油企业中异军突起,并成为本土润滑油领域的标志性企业,在中石油、中石化垄断的石油领域令人刮目相看。

然而就因为统一润滑油过于耀眼,很快便招来了对手的反击和打压。众所周知,润滑油通常由两部分组成,即基础油和添加剂。基础油属于石油冶炼环节的一个小众产品,产量不大,在整个石油产品环节中比重较小。由于民营企业无法涉足上游的冶炼开采等环节,国内大大小小的润滑油厂都是从中石油、中石化下属的炼油厂或一些中间商处获取基础油。由于竞争对手的打压,统一润滑油突然发现,自己原有的采购渠道也开始变得梗塞,很多炼油厂不再给统一提供基础油产品,统一润滑油在最巅峰的时候,却不得不面对上游供应链被掐断的现实。

为了突围,统一润滑油不得不四处寻求原材料供应,这期间,统一润滑油不得不采取向国外进口基础油的措施。但在全世界范围内,基础油的供应都是一个严峻的课题。放眼全球,美孚、BP、壳牌等石油巨头掌握了80%的基础油供应,这些巨头们都有自己的润滑油产品,对于统一这样的小客户无疑供应有限。其次,在这个过程中,国际基础油涨价、供货不持续等现实状况又使得统一润滑油的突围更加艰难。

在近乎无路可走的情况下,统一润滑油不得不寻求合资。2005年6月,壳牌与统一正式签署合作框架协议,统一润滑油以一种无奈的方式“嫁入豪门”,结束了自己的民营企业身份。

然而就当所有的人都为统一润滑油“嫁入豪门”感到庆幸的时候,中西方文化差异、民营与跨国巨头企业治理方式的差异、固有思维习惯的差异、新旧企业格局和势力的差异等现实问题又横亘在企业面前。此后,壳牌集团对统一润滑油的改造开始,而在诸多差异下的改造和强制推行,无疑又让这个转变了身份的润滑油企业里的众多员工无所适从,而在此引发了对统一润滑油合资失败的诸多讨论和话题。

好的是,在以李嘉为首的中方管理层的积极适应和主动求解的努力下,在经过近三年的磨合和调整下,统一润滑油逐渐融入了壳牌的“大家庭”,并逐步适应了外企的管理方式和治理方式。而在近三年的磨砺后,2010年8月,壳牌统一高调进军汽机油,并推出“合能”轿车用系列润滑油。这一行为被视为统一润滑油彻底走出先前的迷惘和徘徊标志性事件。而今,在壳牌的大家庭里,统一润滑油依旧保持了品牌的独立性,并且以李嘉为首的中方管理层也拥有极大的决策权。相反,壳牌旗下的爱德华王子等高端润滑油还交由统一润滑油团队运作,统一润滑油借合资之术,也彻底解决了困扰自己多年的基础油供应问题,并且在润滑油工艺、技术上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统一润滑油的合资故事,无疑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亮点:1、中外企业在合资中如何融合,并且有效融合,壳牌和统一的故事,无疑具有很强的代表性;2、合资过程中,如何保持品牌的独立性,又同时与控股公司不相冲突,相得益彰,统一润滑油无疑有很值得借鉴的经验;3、作为原民营企业的管理团队,现外企的管理团队,在前后角色身份的转变过程中,又有怎么样的管理经验实践?!

 
 
 
 
中国润滑油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润滑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