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lubricant(微信号) | 官方微博 | 网站首页 | 帮助 |
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 业界风云 正文
关注我们:

深挖一锹 追查冷却液不合格幕后根源

2024论坛
打印 RSS
字号:T|T
摘要:在最新一期的机动车发动机冷却液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次针对北京、天津、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

在最新一期的机动车发动机冷却液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次针对北京、天津、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重庆、四川、陕西、甘肃等16个省、直辖市60家企业生产的60种机动车发动机冷却液产品进行质量抽查时,合格产品共44件,占总数的73%,不合格产品共16件,占总是的27%。就这样一个合格比率来说,连线诸位业内专家,大家均表示这一数据与往年相比,并无太大提升!

中国汽车养护业的高速发展也不过十年内的事情,搜素冷却液质量抽查不合格的新闻却可以列出几十万的页面,这让我们头皮发麻并且极度没有安全感。为何冷却液产品不合格事情被频频曝光,却屡禁不止?黑名单“爆冷”无人重视责归监管部门执法不力还是市场太乱短期实在无力扭转?基于市场,基于监管部门,基于消费终端又在进行着怎样的恶性交织?这个根源应该被探究,更值得每一个从业人员进行理性而深刻的思考,自己将何去何从……

深挖一锹 追查冷却液不合格幕后根源

质量不达标技术不是难点 巨额利润是诱饵

2009年第四季度的机动车发动机冷却液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中,不合格产品的主要质量问题依然集中在冰点、腐蚀器皿、PH值、泡沫倾向这几个不合格的项目中。究竟是技术难关难以攻克?还是产品成本的恶意缩减?笔者就此两个关键问题对业内知名养护企业:广州市标榜汽车用品实业有限公司、英国尼尔森化工中国发展总部、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润滑油分公司、江苏龙蟠石化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进行采访,虽分属不同企业,技术、配方都有所不同,但大家均表示,冷却剂的技术加工门槛并不高不可攀,各项质检指标不合格多为企业的成本缩减考虑。一方面由于化工原料价格的增长,另一方面更由于巨大的利润差值吸引,让很多本具有实力的企业开始败北价格战,同流劣质产品行列,同时也吸引了大批生产条件根本不具备或不达标的小作坊或者假冒窝点加入制劣、造假的行列当中去。

据了解,在鱼龙混杂的汽车冷却液市场,不到十元的成本说法被很多人默认。究其原因,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汽车养护用品经销商说到,过量兑水或者用酒精、甲醛代替或稀释冷却液的主要原料“乙二醇”是厂商获利的主要途径。而在市面中广泛的流通的自制冷却液产品,有的利润甚至可以高达200%,这同时也造成由于原料沸点、冰点不合格而引起冷却液沸点、冰点不合格或者腐蚀水箱的主要原因。

在冷却液质量的国家标准中,基于沸点与冰点的标准为:沸点需在105℃以上,冰点需在-15℃~-25℃(南方)或者-25℃~-50℃(北方)之间。此两项不达标将会引起水箱因为温度过高而开锅,或者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液结冰,导致的发动机不正常运作。而对于腐蚀性的考核,据江苏龙蟠石化有限公司市场部陈经理介绍则主要体现在,冷却液配比中纯水的使用上。因为纯水成本较高的缘由,一些厂商就会考虑寻找替代品,但这却极易使冷却液和水箱中的其他金属元素发生化学反应,从而腐蚀金属部件、老化橡胶件。

冷却液销售渠道不一 监管难度大执行力度弱

在冷却液行业被曝光的黑名单已经写了长长的几页,几年下来并无好转的趋势,相反更伴随着汽车后市场的繁荣,汽车养护市场的扩大而愈演愈烈,这一现象值得警醒!不同地区的产品交由不同地区的监管部门进行抽查检验,不合格产品最终会被查封或者责令下架不能销售,此举虽然能够直接减少部分劣质产品的流通,但是由于汽车养护用品的终端零售商并不规范化,街边小的维修店、美容店或是部分无良零售店尚处于国家监管部门不能及时、完全监察的范围,所以让劣质冷却液产品死灰复燃,“安身立命”的死角还广泛存在!

另外,就此问题,业内人士也表示,针对不合格产品进行封查与责令下架,远远不能打击巨额利润驱使下的制造劣质产品的势气。加大执法与惩罚力度已经成为目前很多遭受劣质产品冲击的厂商热切的期盼。在一个地区被勒令下架,又再另一个地区悄然入市的现象实在是打击了很多依然坚守优良品质企业的经营信心!

车主的正确消费观念匮乏 对冷却液产品认识不清

  不合格冷却液为何几经曝光却依然有很大的生存空间?消费者对冷却液产品的认知匮乏是其“伪劣产品”滋生的温床。认为冷却液可以用水代替,或者不明劣质冷却液具有腐蚀水箱危害的车主不在少数,也正是这种“用不用两可,用好用坏没有太大差别”的思想意识对不合格冷却液产品的“繁荣”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而在另一方面,除去冷却液正确消费观念的麻痹,车主在对优质冷却液的选购技巧上也同样存在着盲区。由于冷却液的终端销售店面形式多样且对产品的优劣把控严格程度不一,再加之杂牌、劣质产品纵横,致使消费者在选购时多处于盲从状态,店员介绍什么就买什么,包装上宣传什么就信什么,是目前很多车主购买汽车冷却液参考标准的真实写照。

   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会直接影响产品终端市场的成熟度。显然目前冷却液的终端市场并不利于优质冷却液的生存与发展。如何能够让市场的理性回归,很多商家表示,厂商从根源上断绝劣质产品的生产是一方面,国家的监管是另一方面,同时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与对产品的认知能力也是亟待提升的重要因素。而从需求与供应来的关系来说,因为消费者对劣质产品大多属于“被”购买,所以虽然“消费者对劣质产品没有需求就不会出现劣质品”是一种稍显理想的状态,但提升自身素质以防“被”忽悠,也不失为一种目前很好的解决办法。

  结语:

  也许,通过对16个省、直辖市的60家企业进行抽查,并不能完全代表中国冷却液市场的现状,乐观的人可以宽慰的认为现实没有那么残酷。但如果是被检查的只是有厂可循,有品牌可否的企业呢?会有多少藏于民间的小作坊在无证生产或隐于大厂背后的违规操作无法被统计、监管其中呢?想到这里我们就会不安,不安于市场的畸形发展,更不安于劣质产品对车主生命安全的危害!在这里,我们谨期望厂商能够自律、监管部门能够加大力度,消费者更该提高自身的养护用车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三方共同作用,还汽车冷却液也一个规范的市场!
 

 
 
 
 
中国润滑油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润滑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