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lubricant(微信号) | 官方微博 | 网站首页 | 帮助 |
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 润滑相关行业 钢铁 正文
关注我们:

安阳钢铁巨亏再显体制沉疴

2024论坛
打印 RSS
字号:T|T

-34.98亿元。

  这是安阳钢铁2012年的净利润。

  始建于1958年的安阳钢铁,目前年产钢能力超过1000万吨,是河南省最大的板材和建材生产基地,其由安阳钢铁集团直接控制、河南省国资委实际控制。

  巨亏数字来自于公司2012年年报。在3月21日晚间的报告中,公司称,2012年实现营业收入209.51亿元,较2011年同期的297.68亿元下滑29.62%;实现净利润-34.98亿元,每股亏损1.46元。同时,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也大幅减少63.46%,从2011年的43.98亿元减少到16.07亿元。

  消息一出,业界震惊。因为此次亏损不仅是安阳钢铁成立以来的首次亏损,而且亏损额度更是超过其过去八年盈利的总和。对于如此巨大落差,安阳钢铁表示,报告期内,全球经济低迷,国内经济增速减缓,钢铁行业出现大面积亏损,宏观经济下行,钢铁行业下游需求及出口市场继续萎缩,公司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和考验。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客观上,不可否认当前宏观经济下行,钢铁行业大面积亏损的事实。但对于安阳钢铁而言,这些不是主要原因,主要的原因在于行业管理、公司内部问题。

  对于行业管理,政府干预过多。据媒体报道,目前的钢铁企业本该停止生产的企业却停产不了,本该被市场淘汰的企业也淘汰不了。僵局中,行业产能反而越淘汰越大。究其原因,地方政府行政干预过多,市场机制因素难以充分发挥,继而使整个行业陷入恶性循环。所以,在业界的“高水平重复建设”下,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出现亏损的钢企并没有也不能得到市场的认可。

  对于公司而言,则是管理混乱、频频违规。据媒体报道,安阳钢铁内部管理混乱、裙带关系复杂。公司曾经出现铁矿石采购比市场价贵、钢材销售却比市场价便宜的怪相,究其原因是原料采购进来先扒一层皮,钢材销售前再扒一层皮。2012年7月,安阳钢铁涉嫌掺假铁矿粉,共有93节火车皮,5500多吨矿粉合格率不到40%。

  还有,巨亏跟安阳钢铁上大高炉直接相关。据业内人士分析,过去安阳钢铁长材占比为70%,板材为30%,现在则颠倒过来,长材为30%,而板材高达70%。而钢企争上板材的结果必然导致板材的严重过剩,昔日利润可观的高端产品如今价格大跌,所以出现巨亏就在情理之中。

  其实,早在2005年公司就发生过违规事件,后来却不了了之。

  2005年11月8日,安阳钢铁公告称,公司于2002年8月利用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购买的国债1.8亿元已失去控制,存在重大风险,公司正在采取措施追索。对此,外界舆论认为,安阳钢铁的信息披露很不充分,因为国债失控有相当一段时间,但直到确定国债不能回收后才进行公告,对广大投资者来说,没有尽到详细披露的义务。

  更为重要的是,安阳钢铁声称,为使公司募集资金实现收益最大化,基于国债投资较好的安全性、收益性,确保募集资金安全收益,但最终却发生了资金失控的局面。而公司计提1.8亿元的损失,反映在2005年财务报告中,将是每股0.09元左右的损失,显然该损失巨大。

  上述事件不仅反映了公司长久以来的深层问题,也再次显现了行业积习已久的体制沉疴。这些反映出的不仅仅是公司的治理结构问题,还有公司的诚信。

  有分析认为,安阳钢铁还有“借巨亏清理历史包袱的可能”。因为2012年是安阳钢铁成立以来的首亏,敢于巨亏的背后可能是对2013年行业景气度的持续不看好。其董事会报告中谈及如何完成上述目标需要做好的工作时,五度提出“立足求生存”。同时,公司相关财务数据存疑:年报显示,安阳钢铁2012年全年生产生铁、钢、钢材分别为559.47万吨、544.55万吨、526.14万吨;而公司为其年末42.21亿元的存货计提了1.37亿元的跌价准备。这个数据远远高于同行业公司。

  公司为何要计提大量的存货跌价准备?因为存货跌价准备是左右公司业绩的重要因素。大量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会对公司当期业绩产生压力,而由于存货跌价准备转回等因素,公司的资产减值损失就有了较大下降,从而又提升了业绩表现。

  对此,管理层并未作出回应。但在上周,青鸟华光、SST华塑、海联讯三家公司遭到证券会立案调查。此举被市场人士视为证券会新主席肖钢的“第一把火”——治理上市公司违规。数据显示,2012年证监会共受理证券期货违法违规线索380件,同比增长31%;新增案件调查316件,同比增长21%;移送涉嫌犯罪案件33件,同比增长32%。

  而上述3家上市公司集中遭调查的情况则表明,新任证监会主席肖钢将延续并加大力度对上市公司违规的治理。而整治上市公司违规正是控制风险的源头,符合市场愿望。

  市场期盼在“郭规肖随”后,资本市场多年的沉疴得到根治。

 
 
 
 
中国润滑油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润滑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