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lubricant(微信号) | 官方微博 | 网站首页 | 帮助 |
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 润滑相关行业 交通 正文
关注我们:

2012汽车零部件行业点点谈

2024论坛
打印 RSS
字号:T|T

遥想“汽车诺贝尔”

  2012年,中国文学界最大的事,莫过于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了。新闻也是文字工作,与文学沾边,加之同为高密老乡,笔者就对此事多了几分关注,多了几丝联想。

  诺贝尔奖一直是国人的一个梦想,今朝实现,欣喜自不待言。只是笔者认为,相比文学奖,物理学奖和化学奖更能体现一国工业发展水平。假如将来,中华大地出个堪比诺贝尔先生的科学家,估计中国的自然科学水平就能达到世界一流了,那么中国工业以及汽车工业也当可以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了。

  近年来,中国工业的发展进步有目共睹,但是最缺乏的依然是创新性的技术和产品。这与中国整体创新体系有关,与创新环境不完善有关。中国汽车工业规模已世界领先,关键技术却依然欠缺,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

  鼓励创新,鼓励开拓性地创造和发现,是诺贝尔先生设立奖项的初衷。对于创新,此次莫言获奖给了笔者新的启示。采访中,莫言承认自己的早期作品受到福克纳、马尔克斯两位著名作家影响,从而进入“魔幻现实主义”的写作与创作中。事实上,福克纳也曾模仿巴尔扎克进行写作。

  可见,在文学界,模仿与创新并不矛盾。同理,汽车行业的模仿也不应被鄙视,从模仿起步,在模仿中创新,在创新中领先,同样可以实现良性发展,同样可以成就世界巨头。

  所以,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在模仿中起步,不必惭愧,不必恢心。未来中国汽车登顶世界汽车技术之巅,也应该有信心。

  让我们欣喜的是,在今年中国汽车市场增速放缓、车企生存日艰的情况下,一批企业依然加大了研发投入,依然有很多创新的关键技术推出。尤其是汽车零部件企业在发动机电控和自动变速器等领域实现了研发突破,提振了业界的信心,增强了行业的希望。

  与国人的诺贝尔奖情结一样,中国汽车行业也有一个汽车强国梦。相信随着整车及零部件企业研发投入的增加,创新产品的增多,汽车强国梦也将不再遥远。

  国内零部件标准亟待统一

  标准竞争是当今世界汽车零部件市场最高层次的竞争。发达国家许多零部件都有统一标准,中国汽车零部件标准却混乱不堪。

  当前,除了轴承、紧固件等少量汽车零部件拥有国家标准以外,中国大部分零部件还没有统一标准。比如,中国仅铝车轮出口企业就有1900多家,却没有统一的产品标准。

  各主机企业都有不同的零部件标准,导致中国同一种零部件有几十种或几百种甚至上千种标准。因此,中国各个汽车零部件企业不得不储备多种标准的零部件,在强化管理、技术改造、精益生产、成本控制和产品推广等方面都遭遇极大困难。

  缺乏统一标准最严重的恶果是: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在国际贸易摩擦中被动挨打。汽车零部件标准通常被称为汽车零部件技术、质量门槛或贸易壁垒。世界贸易组织有关技术壁垒的协议并不否认技术贸易壁垒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允许各国根据自身特点制定不同的技术标准。对此,发达国家吃得非常透彻,并且运用自如。

  发达国家往往发挥其技术领先优势,建立了噪声、排放、抗疲劳、可靠性等高技术标准,构筑技术壁垒,制造国际贸易摩擦,将不能达到其技术标准的中国汽车零部件拒之门外。

  国内汽车零部件标准亟待统一。制定标准,需要专业的人才队伍,需要先进的测试设备,需要大投入。国内大多数零部件企业规模小,实力不济,无法制定标准,甚至不得不把出口产品送到海外,委托发达国家检测机构依照其标准进行检测并提供检测报告,运输费和检测费都十分高昂。

  协会对制定汽车零部件标准具有独特作用,应当主动加强与国际标准化组织合作,组织专家参加国际标准化组织活动,熟悉国际游戏规则。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应当参照发达国家通行做法,委托协会制定零部件标准,为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期待本土企业凤凰涅槃

  传闻中的世界末日早已成为笑谈。不过反观今年的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如果说不少本土汽车零部件企业正面临“末世”危机,却并非危言耸听。越来越多的本土零部件企业不仅要面对整个汽车市场需求的下滑,还要在外资同行步步扩张下,直面原有市场份额不断被蚕食、取代,企业日渐被边缘化的尴尬境地。

  疾风知劲草,市场的萧条更能考验一家企业的竞争力。但在过去两年的行业调整中,除了部分行业龙头企业仍能保持平稳增长,并能抓住时机实现兼并重组外,大部分企业业绩出现大幅下滑,而一些规模小、实力弱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只能被动忍受“苦日子”的煎熬,市场再现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格局。在汽车产业这一轮转型升级中,很多本土汽车零部件企业在新产品的开发、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等方面表现得越来越力不从心。而与此同时,博世、德尔福、大陆、霍尼韦尔等跨国零部件巨头却在此时不约而同加大在华投资步伐和力度。2012年,几乎是这些企业的“中国投资”年,从年初至年尾,都可以看到这些企业新的生产基地、研发中心奠基、投产的消息。产能扩张、新品引入、新技术应用、本土化加快,这些外企的一系列举措,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规模、成本这些传统优势早已远离本土零部件企业,而本土企业在技术研发、资金、管理上与国外同行的差距更非短期内可以企及。我们不能不担心,在即将到来的新一轮竞争中,本土汽车零部件企业还能有多少抵御的筹码?

  在即将过去的一年中,我们已经看到,一些未能在汽车市场上升期实现转型升级的企业,开始被自主整车企业抛弃。未来还会有多少,不得而知。可以肯定的是,目前市场留给本土零部件企业可供突破的空间和时间已经越来越小,企业已经到了必须绝地反击的关键时期。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以目前的竞争态势和行业形势看,要想实现市场的突围,参与到下一轮市场增长的竞争中,本土零部件企业必须要拿出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和决心,咬紧牙关,顶住重重压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产品、技术和管理上的突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产品品质的升级,跟上整个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

  推倒 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墙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车消费国,消费者群体对整车及零部件产生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但对汽车零部件企业却仍知之甚少,有些消费者想了解汽车零部件,却无从下手。是什么阻挡了消费者对汽车零部件企业的了解,使汽车内部构件变得更加复杂?为整车做出重大贡献的汽车零部件企业该如何做?

  2012年,笔者将报道重点放在汽车零部件领域。在日常报道中,对零部件企业的技术、产品、市场、战略等方面内容均有涉猎。笔者发现,一些零部件企业网站更新极其滞后,一些自建网站从未更新,有的企业甚至压根不设立网站,即便外界想探究也无门可入。如此一来,企业与消费者之间横了一道墙。推翻这道墙,有助于零部件企业品牌传播,消费者也可对其进行全方位了解。将零部件企业全面展现给读者,对行业来说十分有意义。那么,如何才能推翻这道墙?笔者认为零部件企业须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在抓市场的同时,要抓产品质量。企业应狠练内功,努力提升产品质量。“好货不怕比”,如此,汽车零部件企业在对外进行宣传展示中,才能更有自信,更有望听到消费者对企业产品的赞许。

  其次,要在企业宣传及推广方面下功夫。如果有一款新车上市,整车企业定会挖空心思地通过明星代言、微博等造势推广、宣传,凡此种种,均是为了给消费者留下一个好的印象,让消费者知晓该产品。人们的品牌意识日渐加强,零部件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近来,新车上市中屡屡打出“使用某某牌零部件”标语。自主品牌零部件企业也应向这个方向努力,努力做好产品、塑造品牌,让自己的产品成为整车企业的卖点。

  最后,转变工作思路,紧跟时代潮流。零部件企业需要积极建设网站,在信息时代,网站是重要的传播渠道。此外,零部件企业在宣传新产品、新技术的时候,不妨试试当下最流行的宣传形式,比如微博宣传、微电影、网络视频宣传等。年轻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极强,网络传播速度极快,二者结合,定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本人入汽车行业媒体不足半年时间,提笔写对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的感想着实不是容易的事,只得翻阅以往刊发过的稿件寻求思路。

  中信戴卡被评选为世界零部件百强企业,是我写的第一篇稿件。中信戴卡与博世、爱信精工、佛吉亚、江森自控等外资企业共同跻身零部件百强榜单,令人欢欣鼓舞。中信戴卡在铝合金轮毂制造领域处于领跑地位,入选并非偶然。近年来,中信戴卡持续稳固占领国内60%以上市场份额,产品出口量已超过总产量50%以上。2008年以来,中信戴卡连续四年蝉联全球铝合金轮毂制造商首位。这说明国内零部件企业在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后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鲁迅先生说过,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正步入新的发展时期,在国际市场上担当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国际社会也将越来越多地关注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今后,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要长足发展,必须走向世界。

  2013年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60年,涌现出不少具有一定实力的零部件企业。当前,微增长成为中国汽车市场的关键词,零部件企业为今后发展各显神通。近年来,外资零部件企业加快对中国市场的投资和拓展力度。我认为,国内零部件企业首先要夯实国内市场。

  当前,零部件企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走出国门能够赢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同时也会遇到诸多挑战。相信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经过苦练内功,会增强实力,将民族品牌打造成为世界品牌。

  零部件企业要政策更要自强

  2012年,自主品牌汽车零部件企业生存更加艰难!随着整车销量增速放缓,市场不再增长; 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强势崛起,竞争更激烈,自主品牌零部件企业雪上加霜。

  当前,跨国公司不仅占领了合资整车市场,越来越多的自主品牌整车企业也开始与跨国公司合作,留给国内零部件企业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比如,长城今年就与多家跨国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月,长城与韩国浦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合作由单纯的产品采购升级到技术研发合作; 与法国道达尔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道达尔成为长城汽车公司指定的润滑油合作伙伴,将为长城汽车公司提供快驰系列车用润滑油产品;11月,与 M 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现阶段双方在汽车内饰件、氛围光、减振、降噪产品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技术合作。此外,奇瑞、吉利、江淮等纷纷加大与跨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联系,加大其产品供应量。此消彼长,自主品牌零部件市场逐渐萎缩。

  近忧已甚,远景更伤。当前,跨国公司已在中国大力投资建厂。4月,博世与奇瑞合资的汽车电子公司成立,将开发和生产汽车多媒体产品,包括汽车组合仪表及信息娱乐系统等;5月,法雷奥在广州的新工厂开始投产,这家生产电机的工厂已经是法雷奥在中国的第22家工厂。另外,法雷奥近期还将在中国新增6个基地。8月,德尔福在位于苏州的汽车电子工厂,集中展示其电池包、混合动力箱及电控系统等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自主品牌零部件前景堪忧。

  市场竞争,如此残酷,跨国零部件公司带动自主品牌零部件企业发展绝无可能,甚至自主品牌整车企业离自主品牌零部件企业越来越远。国家应颁布更多有利于自主品牌零部件企业发展的政策,给予企业发展提供更多支持。企业更须自强,要加大研发投入,踏实、持续提升产品质量和产品技术含量,降低成本,逐渐走向高端市场。

 
 
 
 
中国润滑油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润滑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