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lubricant(微信号) | 官方微博 | 网站首页 | 帮助 |
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 业界风云 正文
关注我们:

BP世界能源展望:未来20年6大主导趋势

2024论坛
打印 RSS
字号:T|T
摘要: 《展望》预测,到2035年中国将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26%,占全球净增长量的35%。随着中国能源结构的持续演变。
        受发展中国家的繁荣增长所驱动,到2035年,全球能源需求将增加约30%,但部分增长会被快速提升的能效所抵消。
 
        技术进步和对环境的关注正在改变一次能源需求结构,但在2035年之前,石油、天然气与煤炭仍是主导能源。
 
        天然气的增速超过石油和煤炭;液化天然气(LNG)的迅速扩张很可能导致以美国气价为基准的全球一体化天然气市场的形成。
 
        石油需求持续增长,但增速放缓;到21世纪30年代,非燃烧使用的需求将取代交通需求成为需求增长的主要来源。
 
        全球煤炭消费量达峰值,而可再生能源仍是目前增长最快的能源来源,在未来二十年将翻两番。
 
        全球能源增量的近三分之二用于电力行业。
 
        碳排放量增长不到过去二十年平均增速的三分之一,这反映了能效的提升与能源结构的快速变化;但在基本情景中,碳排放量预计仍将增长,这意味着需要采取进一步行动。
 
 
        《BP世界能源展望(2017年版)》中文版在北京发布。
 
        BP集团首席执行官戴德立表示:“全球能源格局正在改变。传统的需求中心正在被快速增长的新兴市场超越。在技术进步和对环境关注的驱动下,能源结构正在转变。我们的行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适应这些不断变化的能源需求。”
 
       正在发生的能源转型是BP今年《展望》的重头戏。《展望》认为,到2035年,随着全球繁荣程度提升,能源需求预计将增长约30%,我们看到燃料结构正在继续向低碳燃料倾斜,其中可再生能源是增长最快的能源,年增长率为7.1%。
 
       根据《展望》,天然气是增长最快的化石燃料,年增长率为1.6%,而石油将继续以每年0.7%的速度增长,但预计增长速度会逐渐放缓。煤炭的年增长率骤降至0.2%,远低于过去20年的年均增长率2.7%。最大的不确定性之一是向低碳世界转型的速度。在《展望》的基本情形预测中,预计碳排放量的增长速度不到过去20年的三分之一。
 
       不过,按照这一“最可能”的路径,到2035年,能源使用产生的碳排放量仍然增长约13%,远超出国际能源署450情景的水平,该情景提出到2035年需要将碳排放减少约30%,这样才有机会实现2015年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制定的各项目标。

       化石能源仍将是主要能源来源 
 
       根据BP的预测,虽然预计未来二十年非化石燃料将占能源供应增长量的一半,《展望》预测石油、天然气和煤炭仍将是拉动世界经济的主要能源来源,占2035年能源供应总量的75%以上,而2015年这一比例为85%。
 
 
       尽管在展望期内石油需求预期将逐渐减缓,但仍将以年均0.7%的速度增长。交通部门继续消费世界上大部分石油,2035年其全球需求份额仍接近60%。然而,到21世纪30年代初,石油的非燃料用途,特别是用于石化产品的生产,将成为石油需求增长的主要来源。“到21世纪30年代,石油需求最主要的增长来源将不会是汽车、卡车或飞机动力用油,而是塑料和织物等其他物品的生产,这一现象和过去相比的确是一大变化,”BP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戴思攀称。
 
       《展望》认为,由于中国转向更清洁低碳的燃料,预计到21世纪20年代中期,煤炭消耗量将达到峰值。不过,即便如此,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费市场。印度是最大的煤炭需求增长市场,其在世界煤炭需求中的份额从2015年的约10%上升至2035年的20%,将增加一倍。
 
       《展望》还预计,可再生能源将是增长最快的燃料来源,年均增长率为7.6%;受太阳能和风能竞争力提高的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增长将翻两番。未来二十年,中国将是可再生能源增长的最大来源,其可再生能源增量将超过欧盟和美国之和。
 
       石油:不断变化的供求动态
 
 
       根据《展望》,从目前到2035年,所有石油需求增长均来自新兴市场,中国市场占一半。
 
       交通部门消耗量约占石油需求增长的三分之二。其中,由于全球汽车使用量翻了一番,汽车对石油的需求量为每天增加约400万桶。据预测,电动汽车的数量将从2015年的120万辆增至2035年的约1亿辆(约占全球汽车总量的6%),一定程度上减缓了石油需求的增长。《展望》构建了两个说明性情景,来考虑对汽车市场产生影响的出行革命:包括自动汽车、汽车共享和拼车。
 
       “电动汽车的影响,以及出行革命的其他方面,如自驾车、汽车共享和拼车,是与石油长期前景密切相关的关键不确定性之一,”戴思攀表示。不过,电动汽车在减缓石油需求增长上的作用,远远及不上燃料效率提升(降低1700万桶/日)的显著效果。增加1亿辆电动汽车,只减少石油需求增长120万桶/日。
 
       石油需求增速放缓与全球丰富的石油资源形成对比。《展望》推测,丰富的石油资源可能导致中东欧佩克、俄罗斯和美国等低成本的生产商利用他们的竞争优势、牺牲高成本生产商来增加市场份额。

        天然气:全球市场的崛起 
 
       《展望》认为,天然气在未来20年里将强劲增长,速度快于石油或煤炭。这种预测的依据是强劲的供应增长,特别是美国页岩气,以及液化天然气的迅猛发展。液化天然气的特别之处在于相对流动性——可用船只运往世界各地,而不受限于管道长度。这意味着到2035年可能出现全球一体化市场。
 
 
      得益于鼓励行业和发电转型的能源政策,煤炭所占份额继续缩小,并向天然气转移。主要增长来自中国、中东和美国,中国、中东和美国则是主要需求增长中心。
 
       在中国,天然气消耗量增长超过国内产量,因而到2035年,进口天然气占总消耗量的比重将从2015年的30%上升至近40%。在欧洲,天然气进口份额将从2015年的约50%上升至2035年的80%以上。
 
       《展望》预测,到2035年,LNG供应将迅速增长,将占到天然气交易量的一半以上。这一增长主要来自于美国、澳大利亚和非洲的供应。由于当前开发的一系列项目正在进行中,这一增长的三分之一左右将发生在未来四年。
 
       还在低速增长的碳排放 
 
       对于碳排放,BP的基本判断是,来自能源使用的碳排放量将以低于过去20年平均增速(2.1%)三分之一的速度增长(0.6%),但展望期间,碳排放量在基本情景下仍将增长约13%,这远远超过了国际能源署450情景的预测——即到2035年,全球碳排放需下降约30%才有机会实现《巴黎气候协定》制定的减排目标——尽管若基本情景得以实现,这0.6%的增速将是自1965年有记录以来,任意20年间最低的碳排放增速。
 
 
        BP在展望中给出的快速转型情景是:主要经济体的实际碳价到2035年升至100美元/吨,加上一系列鼓励更快提高能效和转换燃料的政策措施,碳排放在21世纪20年代初达到峰值,到2035年比2015年低12%。
 
       而在更快的转型情景下,到2035年,碳排放量将比2015年低32%。这与国际能源署450情景中的碳排放下降幅度一致。与国际能源署450情景相同,快速和更快的转型情景都预测到了能源强度和碳强度(单位能耗的碳排放)以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下降,并且大多数减排量来自电力部门。在更快的转型情景下,到2035年,电力几乎全部脱碳,而全球发电部门碳排放量不到2015年水平的四分之一。
 
        核能、水电稳步增长 
 
 
        根据《展望》,核电和水力发电量预计在展望期内将稳步增长,年均增速分别为2.3%和1.8%大致保持其在电力部门中的联合份额。
 
 
       随着老化核电站逐渐退役且新投资几乎为零,欧洲核电装机容量下降:到2035年,欧盟核电发电量比2015年低30%。日本预计在展望前半期逐步重启一些反应堆,但不会回到福岛事故前水平。
 
       中国的快速核电扩张计划占全球新增核电发电量的近四分之三。这大致相当于中国在未来20年每三个月就启动一个新反应堆。
 
      相比之下,随着主要资源的可用性下降,中国水力发电量增长(430太瓦时)相对于过去十年大幅放缓。巴西和印度弥补了一些差距,两国在展望期内各新增超过1000太瓦时的水力发电量。
 
       中国需求的转变 
 
       BP表示,中国的重要性在今天不言而喻。它是最大的能源市场,也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能源市场,到2035年的年增长率接近2%。然而,中国在过去20年里的能源年增长速度超过了6%,可以说,我们正在见证中国能源需求的转变。
 
       中国的经济增长正在逐渐放缓,经济结构重心正从工业转向消费和服务业,致使能源强度有所降低。燃料结构也必将随着一系列政府政策的出台而发生重大变化,这些政策推动从煤炭转向更清洁和更低碳的燃料,如天然气、核能和可再生能源。
 
 
       《展望》预测,到2035年中国将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26%,占全球净增长量的35%。随着中国能源结构的持续演变,中国的能源强度在展望期内将下降45%,年降幅为3%。“中国正值能源低碳转型的关键时期,”BP中国区总裁杨筱萍指出,“我们希望充分应用BP深厚的专业知识和领先的行业技术,助力中国加快推进能源转型,并构筑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体系。”
 
 
 
 
中国润滑油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润滑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