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lubricant(微信号) | 官方微博 | 网站首页 | 帮助 |
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 业界风云 正文
关注我们:

油价破70后,石油巨头们的转型路

2024论坛
打印 RSS
字号:T|T
摘要:近年来,日益严重的环保问题将石油行业推上了风口浪尖,能源需求与环境友好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从行业内部来看,石油市场几经动荡,出现了一轮相对较长的低油价时期。而与此同时,新能源逐渐崭露头角,甚至开始与化石能源同台竞技。
近年来,日益严重的环保问题将石油行业推上了风口浪尖,能源需求与环境友好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从行业内部来看,石油市场几经动荡,出现了一轮相对较长的低油价时期。而与此同时,新能源逐渐崭露头角,甚至开始与化石能源同台竞技。加之疫情爆发以来急转直下的市场,更是给行业泼了一盆冷水。在重重因素作用之下,石油公司站上了能源转型的新风口。

NO.1 抹掉“石油”标签
 
近日,全球知名石油巨头道达尔的改变,就让人耳目一新。5月28日,道达尔宣布正式更名为“道达尔能源”(TotalEnergies),同时启用了全新的品牌标识。
 
石油巨头们的转型路 中国润滑油网
道达尔能源品牌新标识
 
这个被寓意为“能源之旅”的新标识,由七种颜色构成,分别代表着七种不同的能源。起点的红色象征着道达尔能源的传统石油业务,此后逐渐向天然气、电力、氢能、生物质能、风能和太阳能不断延伸。
 
更改名称和标识的背后,是道达尔能源对未来的战略布局。基于全球低碳发展的背景,道达尔能源提出了到2050年实现“净零”的目标。
 
事实上,放眼全球,不少国际石油巨头都正在做着同样的事情。
 
bp在去年高调宣布“新十年战略”后,加快了在“非油”领域的步伐。其主打的可再生能源生物能源等规模进一步扩大。bp预计,在未来10年,与前者相关的投资将实现倍增,从目前的约5亿美元增加到50亿美元。
 
另一石油巨头壳牌也是转型的急先锋,在其最新发布的2021版低碳发展战略中,油气业务定位首次从“核心引擎”被调整为“发展根基”,而低碳能源供应为核心的业务则被提升到了首要位置。
 
不难看出,在抹掉单一的石油标签之后,巨头们正在加码“非油”业务,拓展能源边界,从传统的石油巨头向新的“能源巨头”迈进。
 
NO.2重塑传统业务
 
近年来,道达尔能源已经剥离了数十亿美元的非核心石油资产,甚至包括部分加拿大油砂和高成本的北海资产,将投资聚焦于“低成本、高回报”的项目。
 
剥离石油资产后,道达尔能源预计,到2030年,石油在能源业务中的占比将降低至35%,远低于2019年55%的水平。
 
 
石油占比的大幅下降,意味着石油公司将要进行一次规模化的“断舍离”,从优先考虑价值而非产量出发,重新调整石油产业布局。
 
当然,这些举动并不意味着巨头们要彻底告别石油。
 
作为公司发展的根基,石油业务可以为低碳转型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因此,即便是转型最为积极的欧洲石油公司,都仍然为石油业务保留了重要份额,以其盈利进来一步支持新能源等业务的发展。
 
当然,这并不能够解决传统业务仍然不够低碳环保的问题,毕竟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油气依然会在能源消费中占据重要地位,推动油气开发利用的清洁化刻不容缓。
 
对于石油公司而言,要想在这场能源转型中变被动为主动,必须要通过技术突破,促进传统油气业务的低碳化发展。
 
NO.3新能源,到底值不值
 
在传统能源重塑的同时,热衷转型的石油巨头也将新能源业务开展的如火如荼。
 
在近年内公布的计划中,国际石油公司大幅上调了对于新能源业务的投资份额和期望值。
 
道达尔能源自2015年起开始,将每年10%以上的投资分配给可再生能源,这一比例超过了全球任何同类型企业。而且,这一投资在未来将持续扩大,十年内,道达尔能源在新能源领域的投资将达到600亿美元,力争到2030年成为全球五大可再生能源公司之一。
 
与宏大的投资相呼应,石油巨头们的低碳资产也颇具规模。石油巨头跨界的背后,自然彰显着新能源行业的前景极具魅力。
 
国际能源署最新研究表示,从2021年到2030年,新能源将满足80%的全球电力需求增量,而光伏和风电将在增量中扮演主要角色。这无疑给能源行业开启了一场万亿级别的新蓝海。
 
但与在传统油气领域的游刃有余不同,石油企业进入太阳能行业相当于挤进了一条新赛道。
 
如何在有限的新市场中脱颖而出?基于此,石油公司们凭借雄厚的资金和技术优势,定位于更先进的技术服务,抢占新能源的制高点。
 
NO.4能源行业拐点出现
 
石油巨头们纷纷布局充电、加氢等领域。例如道达尔能源就表示,到2025年,公司将在全球建设15万个充电枪,以服务于电动汽车。
 
无论是气候变化的压力还是技术变革的推动,都无疑将这一轮能源转型推向了历史性的拐点,全球能源转型即将从量变迈入质变。
 
在奔涌向前的转型大潮之下,石油巨头向“能源巨头”迈进,已经成为了一道绕不开的“必选题”。
 
中国润滑油网致力于好文分享与行业交流,文章不代表平台观点。感恩原创作者,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不慎涉及侵权,请留言删除。欢迎转载分享。
 
 
 
 
中国润滑油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润滑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